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心电与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杂志2009年第5期文章
  •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ST段改变情况将17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疑患者分为缺血性ST段改变组(观察组,105例)和无缺血性ST段改变组(对照组,65例),分析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81.91%,对照组24.6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作者:方永生;唐继志;黄小芳;袁晓虹;孙华群;陈祎君 刊期: 2009- 05

  • Lesson Thirty-two New Algorithm Using Only Lead aVR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

    MakinganaccuraterapiddiagnosisinpatientswithwideQRScomplextachycardiaremainsasignifi-cantclinicalproblem1.Werecentlyproposedanewsimplifiedfour-stepdecisiontreelikealgorithmtodis-tinguishbetweenregular......

    作者:童鸿 刊期: 2009- 05

  • 射频导管消融中电生理信号干扰的排除

    现今的电生理导管消融不仅仅是解剖学概念的手术,许多时候还需要依赖电生理检查来明确诊断和达到消融终点.电生理检查中,一些微弱的电信号可能被干扰掩盖,导致漏诊和误诊.因此,如何抗干扰是所有电生理医生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

    作者:蒋晨阳 刊期: 2009- 05

  • 非急性心肌梗死性ST段抬高

    因冠状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常出现ST段抬高,大量循证医学证明再灌注时间是决定这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的指南均要求在患者就诊后30min内开始溶栓或介入治疗[2].......

    作者:高启军;书万平;刘仁光 刊期: 2009- 05

  • 不完全显性预激合并心房颤动的检测与心电图

    苑医师(住院医师)今天查房的患者男性,48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5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胸闷、乏力,持续约1~3mj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胸骨后疼痛,无憋气、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未予治疗.此后,无明显诱因下间断出现发作性心悸伴胸闷、乏力,持续时间、症状及缓解方式同前.......

    作者:许原;郭继鸿;苑翠珍 刊期: 2009- 05

  • 《心电学杂志》稿约

    ......

    作者: 刊期: 2009- 05

  • 并行心律的多态性与诊断

    并行心律通常表现为心脏某处(包括窦房结)起源的期前收缩,尤以室性并行心律为常见.1912年,Fleming假定心室内的某些异位起搏点受到保护,可免被窦性激动侵入.长期以来被认为具有自律性的并行心律灶,其周围有单向传入阻滞的保护区,起搏频率相当稳定.......

    作者:任在镐 刊期: 2009- 05

  • 窦性心率震荡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窦性心率震荡(heartrateturbulence)是指一次室性期前收缩之后窦性心率先加速后减速的短期波动现象.1999年Schmidt等[1]首先在Lancet发表了关于窦性心率震荡作为心肌梗死后高危预测指标的研究结果,随后经过许多专家和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实践.......

    作者:唐继志 刊期: 2009- 05

  • 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动过速的心电图鉴别

    临床上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常见,尤其是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特征是:左胸导联QRS波群顶峰粗钝,时间>120ms,频率>100次/min.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动过速的主要来源可分为:右心室或右侧旁道的室性心动过速、右心室起搏.......

    作者:刘晓健;蔡卫勋 刊期: 2009- 05

  • 房室传导裂隙现象的电生理特征及心电图表现

    裂隙现象(gapphenomena)是指发生在心动周期某个时域内的激动在心脏传导系统中受阻,而较早或较晚出现的激动却能传导的一种电生理现象.传导受阻的时域即称为裂隙带.早在1965年Moe等在动物实验中首先发现房室传导的裂隙现象,1973年Gallagher描述了房室顺传中的两类裂隙现象,1974年Akhtar证实室房逆传过程中也可出现裂隙现象.......

    作者:李忠杰;洪银维 刊期: 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