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VVI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1例
起搏阈值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动态变化的数值,1972年Funke和Preston首先提出自动阈值夺获的设想,即起搏器自动搜寻起搏阈值,并以高于阈值较少的能量起搏心脏。但直到1992年,才由Hansschuller首次将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AutoCup-ture,下称AC)的起搏器植入人体[1]。现结合1例患者对VVI起搏器AC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金华勇;张建明 刊期: 2015- 05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冠状动脉痉挛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
患者女性,46岁。因反复胸痛半年,再发加重4d入院。患者近半年来反复出现胸部隐痛,多发生于活动及夜间,持续时间约数秒至数分钟不等,能自行缓解,未予重视。4d前骑车回家途中突发胸痛,以心前区及胸骨后明显,伴大汗淋漓、濒死感,无放射痛,持续时间约10min,期间晕厥1次,旁人喊醒后继续活动;当晚9时左右再发胸痛,急送当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作者:罗丹;詹洪吉;田君华;王福军 刊期: 2015- 05
-
β受体阻滞剂致心房扑动伴长R- R间歇1例
患者男性,74岁,因“反复口干、多饮6年,加重7d”,拟“2型糖尿病”收住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胸闷心悸、胸痛,无黑矇、晕厥病史。体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心室率为97次/min,异位心律-心房扑动,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70%,左心房增大(39mm),室间隔偏厚(13mm),二尖瓣......
作者:周世微;管霞飞;李秀清 刊期: 2015- 05
-
电交替2例分析
例1患者男性,48岁。因右上肺癌术后1个月,恶心呕吐2d入院。患者2d前出现呕吐、腹胀,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急及胸部疼痛。体检:体温36.3℃,血压110/70mmHg,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心脏超声诊断心包积液,宽处约33mm。常规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率113次/min,P波形态一致,P-P间期规则,P-R间期固定为0.16s,QRS时间固定为0.08s,各导联QRS波......
作者:俞晓珍;李珊 刊期: 2015- 05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作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基础,可有效恢复病变冠状动脉血流,而且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疗效[1-2]。但该术式经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可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3]。本研究旨在分析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慧斐 刊期: 2015- 05
-
阵发性心房颤动在动态心电图中的昼夜分布规律分析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所有住院心律失常患者的1/3,在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4%~1.0%,且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WGA-ESC)和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NASPE)联合组织采用临床分类方法,将心房颤动分为初发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及永久性心房颤动[1]。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指持续时间<7d的心房颤动,一般<48h,多为自限性。......
作者:施俊臣;吴晓红;顾良其;沈虹 刊期: 2015- 05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评估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异常但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66例,根据CAG结果,分为A组: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冠状动脉狭窄均<70%)33例;B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70%)33例,无冠状动脉病变者30例为对照组,均行RT3D-STI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末......
作者:林书佳;胡元平;管丽洁 刊期: 2015- 05
-
Tp- Te 间期和 Tp- Ted 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
目的:探讨Tp-Te间期及其离散度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102例老年AH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主要MACE分为不良事件组(n=30例)和非事件组(n=72例);比较组间Tp-Te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
作者:许兰芳;辛卫朋;李碧瑜 刊期: 2015- 05
-
右丙亚胺减少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电图事件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右丙亚胺对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电图事件的影响。方法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予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化疗,右丙亚胺组化疗前30min予右丙亚胺(与表阿霉素剂量比为10∶1)快速静脉滴注;比较化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共71例完成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4次,对照组1例患者第2次化疗后出现心力衰竭退出研究。化疗后右丙亚胺组心电图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小......
作者:孟可馨;吕振晔;袁航 刊期: 2015- 05
-
以ST- T明显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2例分析
目的:探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AHCM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特点,以及心电图ST-T改变与心尖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心电图呈显著缺血样改变,与轻微的临床症状极不相称,为本组病例的共同特点;68%无相关临床症状;77.3%有轻度舒张功能下降;所有患者左心房增大,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样ST段压低、巨大倒置T波和高大R波;胸导联T波倒置幅度(T胸)、所有......
作者:刘玉琼;柳建华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心律失常用药策略》
- 2 心房扑动伴A、B混合型交替性文氏周期2例
- 3 镜像右位心伴预激综合征1例
- 4 心力衰竭易损期的心率管理:概念与策略
- 5 房室结双径路伴不典型文氏现象1例
- 6 《思考心电图之130》
- 7 并行收缩节律点文氏型传出阻滞2例
- 8 经食管心房起搏终止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 9 利钠肽检查临床应用调查
- 10 国际心律失常进展研讨会
- 11 “肥胖悖论”论战:体重指数与死亡相关性的研究
- 12 Brugada综合征3例
- 13 第84课右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
- 14 宁波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情况及预后调查
- 15 R- R间期显著不等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 16 主动脉夹层与心电图
- 17 室性期前收缩揭示左束支隐匿性文氏型传导及蝉联现象1例
- 18 房性期前收缩伴反复搏动二联律1例
- 19 起源于主动脉窦的期前收缩
- 20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