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心电与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帕金森综合征肢体震颤致心电图酷似心房扑动1例

    患者女性,56岁,因心悸、胸闷3d就诊。帕金森综合征病史4年,左侧肢体震颤,左上肢较重,震颤节律齐。临床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心悸原因待查。心电图(图1)示:P波不清,有间隔相等、大小形态基本相同的锯齿波,其间存在等电位线,在Ⅱ以外的肢体导联为清楚,频率为300次/min,R-R间期不等。仔细观察Ⅱ发现QRS波群前有P波存在,P-R间期140ms,P2~P3为基本心动周期,频率125次/min,ⅡP......

    作者:王学耕 刊期: 2014- 05

  •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梗死电风暴演变1例

    患者女性,73岁。因“间断胸痛2个月,再发3d”入院。2个月前患者曾因胸痛在县级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转入省级医院治疗,因患者有心动过速发作,建议置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属拒绝,好转后出院并口服药物。3d前胸痛、胸闷再发,长持续20min左右,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未见改善,转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体检:体温36.8℃,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90......

    作者:封金伟;刘伟;王帅;闫如海;尤昌媛 刊期: 2014- 05

  • R- R间期显著不等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性,50岁。阵发性心悸数年,突发突止,近3个月发作频繁前来就诊。体检:心率60次/min,呼吸12次/min,血压135/86mmHg,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描记术及X线胸片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150次/minS1S1刺激诱发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图1),R-R间期显著不等,体表心电图未见明显P波,......

    作者:沈军军;叶沈锋;于霞 刊期: 2014- 05

  • 心动过速心肌病1例

    患者男性,59岁,因“发现心房扑动1年,活动后气促2个月伴下肢浮肿”入院。患者1年前外伤后外院行心电图检查发现心房扑动,心室率在150次/min左右,因无不适症状,未重视及进一步诊治。近2个月来出现活动后气促伴乏力、浮肿,活动耐量较前明显下降,无发热、尿少、咳嗽。既往无风湿热、心肌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体检:血压120/70mmHg,心脏浊音界左下稍扩大,心率150次/min,心律齐,心音......

    作者:陶文其;孙育民;张雁;黄少华;王骏 刊期: 2014- 05

  • 新生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患儿女性,出生2h,因“出生时窒息后2h伴气急”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胎龄38周于外院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出生体重3500g,Apgar评分1min6分,5min9分,羊水清。患儿出生时气急,面色发绀,心率偏慢(80次/min),予肌注肾上腺素0.9ml后仍有气急,肤色欠红,心率恢复至120次/min。其母孕期健康,无服药史、X线接触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6.0℃,呼吸46次/mi......

    作者:俞晨婧 刊期: 2014- 05

  •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误诊2例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上相对罕见,其具有独特的临床、心电图和电生理特征,现将近期本科室误诊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17岁,维吾尔族。因“阵发性心悸、胸闷4d”入院。4d前活动时突发心悸、胸闷,伴恶心、呕吐,症状持续不缓解。2年前有类似发作史,外院诊断为心房扑动2∶1顺传,治疗后缓解(具体不详)。体检:血压100/60mmHg(1mmHg=0.133kPa),呼吸28次/min,......

    作者:周少坤;王国林;马伟;李艳敏;胡翠芬;蔡思宇;吴祥;王建安 刊期: 2014- 05

  • 显性房室旁道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食管心脏电生理特点分析

    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深入开展和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常规心电图显示为显性房室旁道的患者术前诱发心动过速,了解旁道位置及明确心动过速的特征和机制尤为重要。显性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常见类型,本文筛选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显性房室旁道患者,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

    作者:吴浩;谢玮;张蔚璘;刘星 刊期: 2014- 05

  • 他汀类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的调脂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动脉壁炎症和氧化反应,来稳定、逆转斑块[1]。动脉内中膜厚度(ITM)能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ITM异常增厚的血管部位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明显增高。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大动脉ITM的增厚有一定的抑制和逆转效应。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降低LDL-C和调脂外作用抑制动脉斑块形成和ITM增厚[1-2]。有研究报道,联合使用降压药物能......

    作者:周卫锦;胡霞;王庆军 刊期: 2014- 05

  •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妊娠合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

    例1患者女性,31岁,孕20周。因阵发性胸闷、心悸3年,每次持续5min~1h,再次发作1h就诊。无黑矇、晕厥史。体检:体温36.9℃,呼吸24次/min,血压100/80mmHg。神志清,心率170次/min,心律齐,心界不大,未闻及明显杂音,腹稍隆起,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入院心电图(图1A)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频率167......

    作者:刘小青;谢玮;吴浩;李忠杰 刊期: 2014- 05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生命网”药物管理的意义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生命网”药物管理的意义。方法应用“生命网”对562例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出院时、6个月末、12个月末的主要药物进行调查,观察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末,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的服药率分别为90......

    作者:郑玉华;傅文中;陈国英;张峰;葛均波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