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心电与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杂志2014年第2期文章
  •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快、慢径路传出1例

    患者女性,56岁。因心悸10余天就诊。既往体健。血压135/85mmHg,心律不齐。图1上行示P-P间期0.89~0.95s,频率63~67次/min;P-R间期0.13s;图1下行示P-P间期0.80~0.90s,频率66~75次/min;P波高尖,P-R间期0.14s。图1上下行均可见频发的间位性或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窦性P波顺传的QRS波群均呈Rs型,时间正常。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

    作者:范红芬 刊期: 2014- 02

  • 肥厚性心肌病合并A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改变1例

    患者女性,31岁。因心前区憋闷、胸痛、气短急诊入院。体检:心率64次/min,血压122/76mmHg,心律齐,心界扩大,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腹软。心电图检查(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68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起始部可见δ波,QRS时间0.10s,胸导联V1~V6主波均向上,V2~V6R波电压异常增高,V5R波高达5.0mV,aVRST段抬高0.1mV,V......

    作者:李双萍;刘尚武;张茂兰;王丽云;管玲 刊期: 2014- 02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风暴1例

    患者男性,68岁。因“突发晕厥30min”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体检:体温36.6℃,脉搏、血压测不到,昏迷。急查心电图(图1)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86次/min,立即行电复律(50J),转为窦性心律。心电图(图2)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4呈QS型,V5~V6呈qR型,V1~V6ST段呈弓背型抬高0.05~0.3mV。急转ICU,途中又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先后给予静脉利多......

    作者:王生娟 刊期: 2014- 02

  • 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择期PCI术后电风暴1例

    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劳力性胸痛、气短7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7d”入院。患者7年间反复出现活动等诱发的胸痛,伴有气短,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十多分钟不等,经休息可缓解,未经规范诊治。7d前活动再次诱发胸痛,较前明显加重,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在当地医院测肌钙蛋白1.76ng/ml。予抗血小板、抗凝、抗心力衰竭等治疗后转入我院。既往史:糖尿病病史7年,否认高血压病史,无吸烟史。入院体检:血压120/8......

    作者:陈启;陈峰;陈玉林;赵仙先 刊期: 2014- 02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高龄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动脉硬化为血管非炎性病变之一,可引起血管管腔狭小、失去弹性、管壁变硬并增厚,其发病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常见疾病之一[1-3]。本文旨在研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春;殷烨军;王建军 刊期: 2014- 02

  • 卡托普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肌作功指数的影响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预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阶段,患者心脏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且其异常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1]。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血管调节的动态平衡指标,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2]。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则是目前评估心肌功能的常用指标[3]。血管......

    作者:姚旭东;黄胜强;徐建欧;卢益中 刊期: 2014- 02

  •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折返环路包括房室结-希浦系统、房室旁道、旁道同侧的心房与心室肌,折返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顺传至心室,从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心房与心室的期前刺激或自发的期前收缩均可诱发,当合并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时,可表现出不同的电生理特征和心电图表现。本文介绍4例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AVRT,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浩;张蔚璘;谢玮;刘星;刘小青 刊期: 2014- 02

  • 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及心内电生理特点分析

    希氏束旁道是间隔部房室旁道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解剖部位邻近希氏束,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易发生传导系统并发症。我院对8例希氏束旁道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患者进行了消融治疗。现将其食管心脏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玥;胡立群;孙小平;钱玉英 刊期: 2014- 02

  • 两种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方法的比较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我国30~85岁居民中心房颤动患病率达0.77%[1-2]。在≥6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6%。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是心房颤动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的使用。为了识别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家采......

    作者:周银平;陈巧莉;付海燕 刊期: 2014- 02

  • 《思考心电图之133》

    患者男性,16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心律不齐原因待查。Ⅱa、Ⅱb系自由呼吸时同时不连续记录,Ⅱc、Ⅱd系屏气时同时不连续记录。该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需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