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替格瑞洛和西洛他唑对CYP2C19基因变异合并血小板高反应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及评价替格瑞洛或西洛他唑两种方案治疗携带CYP2C19*2或*3基因及合并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PCI治疗ACS患者263例,根据CYP2C19*1、*2、*3等位基因及血小板聚集率分组,对照组(179例):快代谢型且不合并HPR,给予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中、慢代谢型且合并HPR者随机分为A、B两亚组,A组(42例)给予......
作者:张斌;褚振亮;江力勤;王迎;鲍轶 刊期: 2017- 05
-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3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采用酶法分离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并进行培养,分为5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I/R组、2-氨基乙基二苯硼酸酯(2-APB)+I/R组、2-APB+IL-1ra+I/R组.测定细胞的收缩/舒张功能(静息细胞长度,收缩幅度,......
作者:赵昌云;钱文浩;纵静;戴瑞 刊期: 2017- 05
-
MicroRNA-34a在大鼠心肌梗死后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microRNA-34a(miR-34a)在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miR-34a、bcI-2、bax和cIeaved-caspase-3的表达.在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构建低氧无血清损伤模型(1%O2,94%N2,5%CO2),并将H9C2细胞转染miR-34ainhibitor下调miR-34a水平,观察细胞凋亡情......
作者:潘嘉林;潘嘉西;石哲伟;王永光;张敏学 刊期: 2017- 05
-
残余斑块负荷量化特征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残余冠状动脉斑块负荷量化特征对患者3个月内6min步行距离(6MWD)的影响.方法纳入42名经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PCI患者,对42处非PCI节段轻中度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斑块进行量化分析.分别于出院前1天和术后3月行6min步行试验(6MWT)测定,计算2次测定的步行距离差值(Δ6MWD).以△6MWD低值3分位数(22.40米)为界分为组1(n=14,......
作者:曹勇;王春明;鲍迎春;方裕;赵乾磊;周立军 刊期: 2017- 05
-
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电压高密度标测基质改良术与常规肺静脉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电压高密度标测基质改良术与常规肺静脉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只进行肺静脉电隔离术),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VeIocitySystem)指导下完成肺静脉电隔离,观察组还进行左心房电压高密度标测基质改良术.术后随访1年,每月行常规体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作者:邢杨波;郭航远;徐超;杨芳芳;肖占胜;彭放;杨彪;裘宇芳 刊期: 2017- 05
-
Lesson Seventy-nine Synchronous ventricuIar pacing with direct capture of the atri-oventricuIar conduction system:FunctionaI anatomy,terminoIogy,and chaIIenges
Idealcardiacstimulationwithpacingwouldinvolvedirectandsolecaptureoftheproximalconductionsystemwithoutventricularoratrialmyocardialsensingorcapture,notaffectvalvularfunction,andovercomedistalbundle-bra......
作者:童鸿 刊期: 2017- 05
-
起源于肺动脉窦室性期前收缩经主动脉窦优先传导1例
左心室流出道(LvOT)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vT)经右心室流出道(RvOT)优先传导现象并非罕见,消融术中往往需要多位点消融方可成功.2017-08-10我院收治1例患者起源于肺动脉窦优先经主动脉窦传导并消融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加锋;陈延茹;黄晓芳;陈小锋;李岳春 刊期: 2017- 05
-
美国心脏节律协会发布新电极管理与拔除专家共识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implantableelectronicdevices,CIED)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目前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有效器械治疗手段,其基本设计由1根或数根电极连接皮下脉冲发生器与心肌组织,实现起搏或除颤的功能.电极管理是CIED术后患者随访的重点,电极功能异常或感染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起搏系统的正......
作者:陈涵 刊期: 2017- 05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技术进展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而CRT中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及部位的选择是关键.膈神经刺激、左心室导线脱位、高起搏阈值和30%左右的无应答率仍然困扰着CRT的临床应用.但是,随着左心室导线和植入技术的不断进展,包括左心室四极导线、左心室多部位起搏、左心室多位点起......
作者:项美香 刊期: 2017- 05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电池耗竭时的更换选择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因此,临床上经常能遇到CRT电池耗竭时的更换问题.不同的CRT植入适应证(其证据均来源于大规模的临床研究),CRT的更换均无相关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结果,也无相应的指南.本文结合部分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实际情况等对CRT更换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宿燕岗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
- 2 仰卧起坐运动试验致一过性心电阶梯现象及窦性停搏1例
- 3 活动平板负荷试验诱发变异型心绞痛1例
- 4 加速性逸搏心律
- 5 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伴房性心动过速1例
- 6 室性期前收缩引起3相房室传导阻滞反文氏现象1例
- 7 双源性室性逸搏致融合QRS波群正常化1例
- 8 房性异位心律P波呈不同形态7例分析
- 9 冠状动脉疾病绿色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 10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 11 心房分级递增刺激相邻S-R间期对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诊断价值
- 12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致不典型文氏现象2例
- 13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 14 暴发性心肌炎治疗及机械循环辅助进展
- 15 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伴窦-交室性融合波群1例
- 16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扑动旁道1:1下传1例
- 17 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与24h尿蛋白关系的研究
- 18 从2008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看心力衰竭诊疗变迁
- 19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
- 20 右旋心心电图诊断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