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心电与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杂志2009年第5期文章
  • 恶性心室早复极综合征的识别与处理

    恶性心室早复极综合征(malignantventricular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MVERS)系指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甚至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心室早复极综合征,近年来国内外屡有报道[1-5],故早期识别与处理极为重要.......

    作者:鲁端 刊期: 2009- 05

  • 再论平板运动试验

    定义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exercisetest)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心电图运动试验,也是目前器械运动中引起心肌耗氧量高的运动方式.该试验通过人工控制进程及运动耐量,增加运动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用于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

    作者:郜玲;卢喜烈 刊期: 2009- 05

  • Kir 3.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特发性心房颤动乙酰胆碱依赖性钾通道基因(Kir3.4)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及单倍型.并探讨其与特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86例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21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Kir3.4基因编码区的序列.同时用大期望值法进行两位点连锁不平衡和三位点的单倍型分析.以确定Kir3.4基因SN......

    作者:韦凡平;张川;袁高辉;程震锋;徐敏雯 刊期: 2009- 05

  • 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离体大鼠心室易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室易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复制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缺血心肌的电生理学指标舒张期兴奋阈(DET)、有效不应期(ERP)、心室颤动阈(VFT).结果缺血30min时,中浓度杭白菊组ERP(57.03±2.39)ms,VFT(2.96±0.10)mA;对照组ERP(62.75±2.61)ms.VF......

    作者:张玮;厉峰;叶治国;王会平;夏强 刊期: 2009- 05

  • 单向性传导阻滞与隐匿性传导

    一、单向性传导阻滞1.单向性传导阻滞的定义单向性传导阻滞是指心脏某部分传导组织只允许冲动沿一个方向传导,而在相反方向冲动完全不能传导称为单向性传导阻滞.一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都可以出现单向性传导阻滞.......

    作者:许原 刊期: 2009- 05

  • 房室束支隐匿性传导的典型心电图改变

    隐匿性传导本质上是心脏特殊传导组织中的生理性或病理性传导阻滞,几乎可以发生在心脏传导组织的各个部位[1].发生在束支或分支系统的隐匿性传导,包括隐匿性顺传、逆传、穿过室间隔束支间蝉联现象3种类型,并产生相应的心电图及电生理变化.......

    作者:时志城 刊期: 2009- 05

  • 隐匿性房室交接区性激动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起源于房室交接区的激动(iunctionalectopicimpulses)具有双向传导作用,既能顺传至心室,产生类似窦性下传的QRS波群,又能逆传至心房,引起逆行P波.然而,有时房室交接区的激动发出后产生双向传导阻滞,既不能顺传激动心室,也不能逆传激动心房,而在房室交接区内呈隐匿性传导.......

    作者:吴祥 刊期: 2009- 05

  • 隐匿性传导在心房扑动、颤动时的心电图表现

    房室交接区是房室、室房传导的交通要道,因其由起搏细胞、移行细胞、浦肯野纤维交织成迷宫状结构及有着较长不应期,极易使过快、过早出现的室上性激动在此处发生不同程度的隐匿性传导,出现复杂多变的心电图改变.现归纳心房扑动、颤动时隐匿性传导引起的8种心电图改变.......

    作者:何方田;尹小妹 刊期: 2009- 05

  • 隐匿性室性期前收缩

    在加长记录某一心电图导联时,有时可以间歇性出现偶联间期相等、形态相同的室性期前收缩.当各显性室性期前收缩之间夹有窦性心搏数目符合某种数学规律时,应考虑有些室性期前收缩呈隐匿性状态而未在体表心电图上显现,此称为隐匿性室性期前收缩.......

    作者:龚仁泰 刊期: 2009- 05

  • 隐匿性传导的临床意义

    隐匿性传导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电现象之一,系指窦性或异位激动兴奋了心脏传导组织,虽未能传至心房或心室,在体表心电图上未显示P波或Qrts波群,但会影响下一个激动传导或形成,由此引发各种复杂性心律失常.......

    作者:王志毅 刊期: 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