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调脂药物的研究现状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脂治疗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意义重大.目前指南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调脂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部分患者存在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他汀类药物抵抗现象,另有研究表明,即使他汀治疗后LDL-C达标,仍存在心血管剩余风险,这可能与TG升高和HDL降低有关,另外,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亦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近年来,随着新型调脂药物的研发,调脂治疗有了更多选择,各类调脂药物通过不同......
作者:华鹤娟;项美香 刊期: 2017- 03
-
心血管名家之百年回眸(三)
......
作者: 刊期: 2017- 03
-
腔内影像学技术在生物可降解支架介入术中的应用
金属裸支架及药物涂层支架时代下,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等腔内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被证明能够优化PCI策略,较之造影指导的PCI,能更有效地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使患者得到更大的获益[1].随着生物可降解支架等新型支架的研发与初步临床应用,这些腔内影像学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支架植入及随访观察之中,本文对腔内影像学技术在生物可降解支架介入术中......
作者:邱福宇;黄翯 刊期: 2017- 03
-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适用领域
1生物可降解支架(BVS)的概念和早期探索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历了单纯球囊扩张、裸金属支架(BMS)、药物涂层支架(DES)和BVS4个阶段.BVS可以在介入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对血管腔提供机械支撑并同时向管腔释放抗增殖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随后数年支架梁降解,使得血管自身功能的恢复不受影响.理论上,BVS应具有类似于DES的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同时又可避免金属支架植入后血管舒缩功能的缺失以及对支架材料......
作者:张文斌;朱军慧 刊期: 2017- 03
-
药物涂层球囊在分叉病变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病变中分叉病变较为常见,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0%[1].分叉病变的解剖结构(斑块负荷、斑块位置、血管角度、血管直径、分叉位置)千变万化,而治疗过程中解剖结构也会随时改变(斑块迁移、血管夹层),所以无两个完全一致的分叉病变,更无一种可适用于所有分叉病变的手术方法.分叉病变由于较低的手术成功率和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一直是介入心脏病领域颇具挑战性的病变.应该采用单支架还是双支架术......
作者:周斌全;薛智敏 刊期: 2017- 03
-
药物涂层球囊在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药物涂层支架(DES)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成功率,但仍存有以下局限性:(1)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导致的出血风险增加;(3)在一些复杂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20%)[1].为克服上述DES局限,药物涂层球囊(DCB)应运而生,目前欧美指南均已推荐DCB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治疗,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现证据显示,DCB在原位病变中应用......
作者:赵炎波;翁少翔 刊期: 2017- 03
-
绿色冠状动脉介入概述——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1冠状动脉介入的历史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单纯球囊扩张(POBA)为代表的时代,这一阶段的介入治疗一般选取与参考血管直径(RVD)相等的普通球囊进行长时间地持续扩张,从而获得管腔相对术前的扩大,以保持狭窄病变远端更佳的血供.在此阶段,POBA面临着三大挑战,即:(1)血管扩张后即刻血管壁的弹性回缩造成血管腔的显著减小;(2)扩张时产生的内膜撕裂、夹......
作者:金重赢;傅国胜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三分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韦金斯基现象1例
- 2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的临床应用
- 3 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离体大鼠心室易损性的影响
- 4 干细胞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现状
- 5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 6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折返性与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 7 缺血性心脏病Q-T间期变异昼夜规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 8 VVI起搏伴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1例
- 9 胸大肌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囊袋制作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 10 文氏现象(续)
- 11 2008.1~2008.3
- 12 不同消融终点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晚期复发率的影响
- 13 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
- 14 间歇性不完全性心房内阻滞3例分析
- 15 关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优化的对策
- 16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交替下传的文氏现象
- 17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分析
- 18 DDD起搏器动态心电图特殊表现2例分析
- 19 二度Ⅱ型右束支传导阻滞伴三度左中隔支阻滞1例
- 20 《思考心电图之89》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