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缬沙坦治疗后冠心病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1及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变化分析
缬沙坦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有很多应用: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减少蛋白尿,拮抗AngⅡ的致动脉硬化功能等。但是国际上对于缬沙坦等AngⅡ受体拮抗剂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尚有一定的争议,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特别是长期治疗后的作用影响。本研究通过长期观察缬沙坦治疗冠心病患者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变化来其研究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可能......
作者:陶袁;姚琪;邱樑;全军民;周林丽;陈浩;俞林 刊期: 2014- 03
-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 Beagle 犬心室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Beagle犬心室肌电重构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年龄3~4年,体重20~24kg,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起搏组(n=6),均植入DDD起搏器后程控至关闭状态,起搏组术后1周时开启起搏器并使心室起搏大化。于术前及术后1周、4周关闭起搏器后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术后4周时处死动物,观察心肌病理结果......
作者:程俊华;洪俊;郑程;陈学思;陈星星;赵景琳;李进;林加锋 刊期: 2014- 03
-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高危猝死患者的预警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高危患者中的预警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为恶性心律失常组(n=148),急性心肌梗死不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对照组(n=52),测量患者的各心电指标,包括QRS时间、Q-T间期和Tp-e间期、J波、碎裂QRS波群,计算Q-Td及Tp-eC,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调查6个月内心脏性猝死的发......
作者:张萍;黄伟剑;崔丽丽 刊期: 2014- 03
-
直接PCI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醛固酮水平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联合静脉应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醛固酮(ALD)、B型脑钠肽(BNP)水平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8例ST段抬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19)和对照组(n=19)。实验组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于直接PCI术后予以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50mg/d);对照组单给予基础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于PCI术前、治疗2周、......
作者:马彩艳;童鸿;李小玲;舒哲;张伟;张田杰 刊期: 2014- 03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53例入住我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HbAlc水平分为3组:正常组(HbA1c≤5.6%,n=75)、临界组(HbA1c5.7%~6.4%,n=85)、升高组(HbA1c≥6.5%,n=89)。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95)、双支病变组(n=103)和多支病变组(n......
作者:陈巧莉;周银平;傅海燕 刊期: 2014- 03
-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电风暴再发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本心脏中心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电风暴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和比较因I级预防和II级预防接受ICD治疗的患者的基础疾病特征、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事件及电风暴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植入ICD231例,随访(30.2±23.5)个月。I级预防98例,II级预防133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22.9%(53/231);其中I级预防组中发生率7.1%(7......
作者:方丹红;李海鹰;董逢泉;吴高俊;林捷;张怀勤;黄伟剑 刊期: 2014- 03
-
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多排冠状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对疑似冠心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ET)结合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状动脉病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5例行冠状动脉CTA和TET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资料。冠状动脉CTA分为正常、轻度狭窄(<40%)、中度狭窄(40%~69%)、严重狭窄(>70%);TET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并计算DUKE积分,记录随访1.52~3.31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记录到39次MACE,发生......
作者:周林海;梁碧荣;黄伟剑;黄周青;林杰;单培仁;虞晓武 刊期: 2014- 03
-
运动高血压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运动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以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病1级、2级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各30例,均接受运动平板实验,分别测量运动前、运动亚极量、运动后的血压情况,按照运动高血压的标准分为运动高血压组和运动血压正常组,测定血hs-CRP和baPWV,分析运动高血压与hs-CRP、baPWV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hs-CRP......
作者:黄鹤飞;陈爱民;俞子东;沈亚云 刊期: 2014- 03
-
血管紧张素II有效抑制大鼠高血压模型血管过氧化氢酶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对大鼠血管过氧化氢酶(CAT)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AngII微泵灌注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分为AngII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检测0、3、7、14d后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连续灌注14d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血管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颈动脉血管中CAT及氧化应激产物4-羟烯酸(4HN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相比......
作者:沈凯;袁国裕;陈士良 刊期: 2014- 03
-
EnSite Velocity 系统指导单导管射频导管消融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初步体会
目的:探讨EnSiteVelocity系统指导单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右心室流出道(ROVT)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可行性。方法28例药物未能控制的ROVTPVCs患者行单导管消融术,消融导管在EnSiteVelocity系统指导下进行解剖标测重建RVOT模型,经激动顺序标测及起搏标测明确消融靶点。结果RVOT建模时间及所需X线曝光时间为(6.6±2.2)min、(0.5±0.4)min......
作者:黄鸿博;沈才杰;陈晓敏;孙立勤;储慧民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 厄贝沙坦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作用的观察
- 3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华法林抗凝疗效观察
- 4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心血管安全性新进展:PRECISION研究
- 5 VVI临时与永久起搏器同时起搏的特殊交叉感知2例
- 6 《思考心电图之148》答案
- 7 三分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韦金斯基现象1例
- 8 Challenging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originating from the left ventricular summit
- 9 心房扑动1:1房室传导酷似心室扑动1例
- 10 心电现象的昼夜节律特征
- 11 左心室流出道单点消融终止左右心室流出道两种室性期前收缩1例
- 12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一家系报告
- 13 心率震荡现象
- 14 低血钙引起特长ST段1例
- 15 心室主动与被动电极植入后起搏疗效的研究
- 16 N末端脑钠肽原、肌钙蛋白I、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
- 17 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 18 344例健康成人P波离散度的正常值
- 19 Carto系统指导下典型心房扑动的射频导管消融9例
- 20 VVI、DDD起搏器在心房扑动、颤动时容易误诊的心电图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