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平板运动试验Q-T间期离散度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试验后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观察51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观察组)平板运动试验的Q-Td的变化,并观察运动后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胸痛、血压下降与Q-Td变化的关系.结果患者峰心率时Q-Td(64.3±20.5ms)较运动前(51.2±23.5ms)增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中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明显胸痛、血压下降者1......
作者:李东宏;魁学梅;杨晓娟;孙丽君;王小玲 刊期: 2011- 06
-
右心室间隔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前面11期我们已经连续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心外膜及心大静脉(GCV)远端、希氏束旁、特发性左心室室壁瘤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及左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经右心室流出道优先传导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治疗.本文介绍右心室间隔部不同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治疗体会......
作者:林加锋;黄晓芳;陈小锋;李嘉;李岳春;季亢挺;殷日鹏 刊期: 2011- 06
-
2011版 ACCF/AHA/HRS心房颤动治疗指南部分更新内容解读
近,由美国心脏病学院(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律学会(HRS)共同制定的2011版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的新更新分别在Circulation和JACC等顶尖杂志上发表.与之前制定的2001初版和2006修改版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相比,新版对有些内容作了重要的更新[1-3].本文介绍有关内容.......
作者:李广平;董梅 刊期: 2011- 06
-
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探讨心电图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随着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不断开展,心脏电生理知识迅速得到更新,促进了对心电图知识的重新认识.但部分心电图医师由于无法接触到电生理检查,对一些心电现象的形成机制认识的较模糊,存在某些概念不清或诊断错误的情况.现根据我们的经验体会,结合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探讨在心电图诊断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希望引起同道对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关注.......
作者:李忠杰;王慧;郑新权 刊期: 2011- 06
-
对伴有房室分离的加速性旁道性心动过速的不同看法
我对2010年第6期发表的一文有不同看法,特与作者交流.一、伴有房室分离的心动过速是否属于室性心动过速范畴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自希氏束分叉以下(左或右心室)、频率100~250次/min的心动过速.而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其特征为:QRS时间≥120ms、频率>100次/min.许多心电学大师们认为,在宽QRS波群心动过......
作者:俞晓珍 刊期: 2011- 06
-
起源于主动脉窦的期前收缩
一、定义起源于主动脉窦(aorticsinuscusps,ASC)的期前搏动称为主动脉窦的期前收缩.主动脉窦内特发性期前收缩或心动过速是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及毗邻结构,临床上常与其他部位的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相混淆.......
作者:郜玲;卢喜烈 刊期: 2011- 06
-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起搏器介导的人工折返性心动过速,而后者是指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感知驱动器引起的起搏性心动过速、非同步起搏诱发的心动过速、起搏器自主性心动过速(频率奔放现象)、心房电极感知过强引起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和起搏电极交叉感知引起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其中以前者为常见.本文通过2例心电图分析着重介绍起搏器介导的人工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相关......
作者:何方田;尹小妹 刊期: 2011- 06
-
药物对P波的影响
一、P波的定义及形态正常窦性心律下,P波是每一次心脏电活动在心电图上形成的第一个波(心房除极波),P波时间<0.12s,P波电压在肢体导联一般<0.25mV,胸导联一般<0.2mV.P波在心电图上的形态多呈圆丘状,顶部圆钝光滑.一般来说,P波的前2/3是右心房的除极波,后2/3是左心房的除极波,中间1/3是两者的融合波,由于左心房和右心房的除极存在时间的差异,少部分人P波波峰存在切迹或双峰,但是双......
作者:昃峰;张海澄 刊期: 2011- 06
-
如何解读窦性心律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可靠标准,分析窦性心律又是其中首要的基本步骤.举凡房性心律、房室交接区心律时P′波、P-波的认定,都要以窦性P波为标的物.因此,心电图如何解读窦性心律就成为分析心律失常中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作者:方炳森;陈华 刊期: 2011- 06
-
心电学工作者不可不读的专著——评何方田《临床心电图详解与诊断》
自从1903年Einthoven研究发明弦线型心电图描记器并从体表记录到第一份清晰的心电图以来,心电学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心电学已向纵深发展、横向联系,外延内伸,成为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基础学科,成为医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独特的无创性检查项目和手段.时至今日,国内心电学书籍卷帙繁多,浩如烟海,专著多达300余部.在此情况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何方田医师认真地总......
作者:吴祥;鲁端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飞利浦DXL心电算法的新进展
- 2 左心室自动阈值管理的动态心电图特点
- 3 癫痫伴窦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性晕厥的鉴别
- 4 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ICU中的应用
- 5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2例
- 6 DDD双腔起搏伴低血钾心电图改变1例
- 7 缓慢性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36例临床观察
- 8 预激综合征改变心室激动顺序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 9 右侧气胸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改变1例
- 10 2014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 11 房性心动过速伴无人区电轴酷似室性心动过速1例
- 12 窦性、房性搏动揭示心房电极感知功能不良
- 13 气胸心电图特点的临床意义
- 14 《思考心电图之69》答案
- 15 巨R波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 16 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阻滞伴蝉联现象
- 17 ST段改变表现的猝死预警心电图4例分析
-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分析
- 19 心电图伪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 20 药物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后显示房室结快、慢双径路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