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心电与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29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V3~V5导联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均表现为V4>V5>V3,T波对称性倒置,呈V4>V5>V60V3~V6导联同导联R波高度与T波倒置深度、ST段压低深度呈负相关(P均<0.05),T波倒置深度与ST段压低深度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常规心电图显示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T特征性......

    作者:林加锋;杨鹏麟;唐疾飞 刊期: 2006- 04

  • 心脏起搏数字化技术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数字化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5例植入数字式起博器(DDDR型23例,SSI型2例)的起搏参数与工作方式,并与通常的模拟式起搏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数字式起搏器编码后,不同信号(静止或运动图象等)得到统一,能迅速灵活地同时处理,且保持质量和稳定性.结论在数字状态下,数据易于处理和压缩而不影响内容,极小空间即能保存大量信息,如此编码后,数字式起搏器尚可提供程控建议和治疗顾问.......

    作者:祁述善;刘启明;周胜华 刊期: 2006- 04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有效24h动态心电图表现,分析比较肥厚型心肌病34例、心肌梗死和对照组各30例的TO、TS.结果与对照组TO、TS(-1.4±5.0%、16.6±9.8ms/RRI)比较,心肌梗死组TO高(-1.1±2.8%)、TS低(10.5±8.6ms/RRI),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而肥厚型心肌病组(-2.1±3.5%、17.......

    作者:罗平;王晓波;雷小红 刊期: 2006- 04

  •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32例,与血清钾测定的符合率为53.3%,主要病因为肾功能不全,其次是肝功能不全和糖尿病.②血清钾5.5~7.0mmol/L时,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符合率为37.1%,表现为T波高尖呈帐篷状;>7.0mmol/L时,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符合率为76.0%,表现为T波高尖、QR......

    作者:孙小平;黄玥;唐继志 刊期: 2006- 04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24h12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63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ST段压低伴或不伴典型胸痛患者分为两组(A组ST段压低伴典型胸痛者88例,B组ST段压低不伴典型胸痛或无症状者75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88例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79例,其中单支病变44例,双支病变25例,3支病变10例,而B组75例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15例.以冠状动......

    作者:吴淑华;何青霞;叶金枝 刊期: 2006- 04

  • 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中69例(A组)明确有器质性疾病,23例(B组)无明显器质性疾病.A组胸导联符合R/S比例自右至左逐渐增高者5例(7.2%)低于B组20例(87.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Rv1~Rv3均小于0.3mV者,A组(61例,88.4%)高于B组(2例,8.7%),差异也有......

    作者:傅敏 刊期: 2006- 04

  • 低位房室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特点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低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房室传导阻滞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房室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线索为:①房室传导呈全有全无现象.②逸搏或夺获心室表现为窄QRS波群,呈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③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④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呈一侧束支或双束支传导阻滞型,并间歇出现心室脱漏.⑤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室夺获波呈交替性不同束支或分支组合阻滞型......

    作者:齐治平;时志城;龚仁泰 刊期: 2006- 04

  • 第20课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Bundlebranchreentrant(BBR)tachycardiaisanuncommonformofventriculartachycardia(VT)incorporatingbothbundlebranchesintothereentrycircuit.Thearrhythmiaisusuallyseeninpatientswithanacquiredheartdiseaseands......

    作者:鲁端;王劲 刊期: 2006- 04

  •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

    郭医师(住院医师)本次教学查房为患者男性,28岁.因阵发性心悸9年加重伴持续1h入院.心悸呈突发骤止,每次持续约数min~数h不等.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能终止.心电图检查曾诊断预激综合征.超声心动描记术等检查未见异常.入院体检:BP120/70mmHg.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徐兆龙;刘仁光;郭飞 刊期: 2006- 04

  • 加强起搏心电图诊断中的医-技对话与沟通

    随着临床植入功能复杂的起搏器日益增多,起搏心电图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如何正确阅读、分析这类起搏心电图已成为心电学诊断的新问题,尤其是遇及起搏器功能异常或可能异常时.......

    作者:何方田;尹小妹;赵林水;李成 刊期: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