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一、《心电与循环》作者署名人数和顺序以初稿为准,刊用时一般不再增减和调动。务请写明邮政编码、详细通讯地址、各位作者所在科室、第一作者科室电话、手机号和E-mail信箱。
二、《心电与循环》投稿和修改稿投稿和修改稿要求发电子邮件。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框内填写“xx作者投稿”,修回稿在邮件主题框内写“xx号稿第x次修回”。正文(以word格式4号字体通栏录人)和,同时邮寄①单位介绍稿;②复印图,附图(必须转换成JPEG格式)粘贴在附件框内了。 编辑部寄给作者的原稿和退修函均请速寄回。稿件退修超过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三、《心电与循环》文稿请汁意标准化、规范化处理。
四、来稿须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应负责稿件内容真实性和保密审查,切勿一稿两投。已在内部刊物上发表的,来稿时须作说明。
五、我刊已加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浙江卫生医联网。如不同意将论文编人以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六、收取版面费的稿件刊用后发给稿酬(已包括网络版稿酬)。文稿刊出后,赠当期本刊每人1册,集体作者由第一作者分转。
七、根据《著作权法》及我刊审稿情况,作者来稿在收到回执后3个月内如欲改投他刊,务请先与我刊联系。
八、来稿如不刊用,一般在3-4个月内发给退稿通知书并退回原记录图。原稿、复印图和照片一律不退,请自留稿底。
来稿请寄:杭州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本刊编辑部收,邮编:310016。勿寄个人。
心电与循环杂志影响因子
心电与循环杂志发文量
心电与循环杂志总被引频次
-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V3》SV2、RV6》RV5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对照分析5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心室肥大(观察组)与40例单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照组)的心电图.结果观察组RⅠ+SⅢ、SⅢ>RⅡ、Sv3>Sv2、Rv6>Rv5、Sv1+V5、Sv3+Rv6、Sv1+Sv6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Sv3>2.7mV,敏感性为89.2%,准确性为85.3%,特异性为87.9%......
作者:刘淑君;周昳;侯红霞 刊期: 2004- 03
-
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症,病因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相关[1]。临床中ASO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旁路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术。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以创伤小、可重复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外科医师的青睐。其中,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PTA)操作简便,临床疗效肯定,在所有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中应用为广泛。有国外学者对接受PTA治疗的下肢ASO......
作者:苏翔;倪海真;潘乐门;黄景勇;虞冠锋 刊期: 2015- 02
-
关于《心电与循环》杂志“肺栓塞样心电图改变1例原因探讨”一文商榷
《心电与循环》杂志2013年第5期第411页“肺栓塞样心电图改变1例原因探讨”一文拜读后,发觉诊断有待商榷,具体如下。患者系46岁中年女性,因宫颈癌在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前检查心肺未见异常,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在输血、补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急查心电图(图1),后患者出现呼吸停止,心率减慢至30次/min,血压降至60/20mmHg,随即心跳呼吸停止,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后床旁X线胸片示双......
作者:王洪杰;杨玉燕 刊期: 2014- 02
-
并行心律的多态性与诊断
并行心律通常表现为心脏某处(包括窦房结)起源的期前收缩,尤以室性并行心律为常见.1912年,Fleming假定心室内的某些异位起搏点受到保护,可免被窦性激动侵入.长期以来被认为具有自律性的并行心律灶,其周围有单向传入阻滞的保护区,起搏频率相当稳定.......
作者:任在镐 刊期: 2009- 05
-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苑医师(住院医师)本次查房的患儿为女性,11岁,因发作性晕厥4年,植入AAI起搏器10天再次发生晕厥入院.......
作者:许原;郭继鸿;苑翠珍 刊期: 2008- 01
-
调脂药物的研究现状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脂治疗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意义重大.目前指南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调脂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部分患者存在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他汀类药物抵抗现象,另有研究表明,即使他汀治疗后LDL-C达标,仍存在心血管剩余风险,这可能与TG升高和HDL降低有关,另外,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亦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近年来,随着新型调脂药物的研发,调脂治疗有了更多选择,各类调脂药物通过不同......
作者:华鹤娟;项美香 刊期: 2017- 03
-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在动态心电图上的不同表现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对27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表现为9种心电图特征: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无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及反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伴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隐匿性逆传快径路连续发生蝉联现象,貌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慢-快型或快......
作者:余华;吴红光 刊期: 2012- 03
-
Aglilis NxT鞘支撑下消融左前分支室性期前收缩1例
大部分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及二尖瓣、三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附近。起源于左心室前间隔左前分支室性期前收缩的QRS形态与左前分支折返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相似,绝大多数患者采用经股动脉逆行途径常规导管标测及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安全有效,但少数患者由于心脏的解剖关系,消融导管在此处无法贴靠而消融失败。近期我院1例左心室前间隔左前分支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股动脉逆行......
作者:李进;林佳选;林加锋 刊期: 2014- 01
-
Wellens 综合征31例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特点分析
Wellens综合征是一种极易进展为恶性心脏事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心电图特点是胸痛间歇期胸导联(以V2、V3为主)T波特征性改变,即胸痛发作时V2、V3T波倒置,但不伴明显ST段移位或原有的T波倒置加深或变为直立(伪善性改变),而发作终止后反而出现T波进一步对称性深倒置或双向,且持续数小时或数周不等,部分可扩展至V1、V4~V6,但不伴有QRS形态改变及ST段偏移的临床综合征[1]。本文分析We......
作者:黄忆;顾良其;沈虹;吴晓红 刊期: 2016- 03
-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P-TE时间、TP-TE /√R-R、TP-TE / Q-T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波峰末时间(TP-TE时间)、TP-TE/√R-R、TP-TE/Q-T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n=73)和一般室性心律失常组(n=107),并以健康人(n=180)为对照组.对恶性心律失常组依据NYHA分级分为NYHAⅠ~Ⅱ组(n=34)及NYHAⅢ~Ⅳ组(n=39);依据超声心动描记术结果分为左心室前后径增大组(n=42)及左心......
作者:吴雅琴;叶科星;卢海燕;施振华;陈礼平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电交替2例分析
- 2 第一届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研讨会纪要
- 3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预后的关系
- 4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心电生理特征
- 5 心房颤动:起搏治疗的是与非
- 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术后处理
- 7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酷似室性心动过速1例
- 8 妊娠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
- 9 预激综合征误诊为下壁心肌病变心电图1例
- 10 第55课疑难的间隔部房室旁道治疗--局部解剖的重要性
- 11 韦金斯基易化作用揭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
- 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9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 13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误区
- 14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的术式分析
- 15 单向性和不完全性双向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
- 16 PCSK9抑制剂引领的降脂新时代
- 17 肾实质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18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重症心肌炎1例
- 19 高度窦房传导阴滞、房室交接区性逸搏隐匿性逆传致韦金斯基现象1例
- 20 妊娠与短P-R间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