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心电与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思考心电图之144》

    ......

    作者: 刊期: 2016- 01

  • 1.patternbreak指“图形突变”,正常心电图胸导联QRS波群变化呈预期走向,如其中一导联图形出现明显异常,又只能通过比较其相邻胸导联图形才能识别时称为图形突变。......

    作者: 刊期: 2016- 01

  •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消融1例

    国外文献报道的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通常发生在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BBR-VT国内少有报道,姚焰等[1]报道BBR-VT2例,均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张劲林等[2]报道1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BBR-VT。我院收治1例少见的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BBR-VT并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右束支成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现报道如......

    作者:林佳选;陈小锋;陈延茹;黄晓芳;李岳春;林加锋 刊期: 2016- 01

  •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心房颤动的影响

    心房颤动作为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主要危害在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卒中和死亡风险。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常见病理状态,常合并有内环境紊乱和心血管系统改变。两者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既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心房颤动发病率较一般人群显著增高。本文就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心房颤动的关系,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郑晶;程科云 刊期: 2016- 01

  • “思考与分析”获奖读者名单

    ......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 01

  • 更正启事

    ......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 01

  •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细胞电生理基础和心电图表现(一)--心肌细胞电生理基础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阻塞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生的急性心肌缺血。因心肌缺血发生在很早期,其所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十分微小且不典型,因此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的识别也变得十分不易。时间就是心肌,体表心电图其简便、快捷和高度特异性是其他检查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正确识别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对临床及时有效地诊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改善患者预后和节约医疗成本意义重大。本文现就......

    作者:郭勇娟;李忠杰 刊期: 2016- 01

  • R-R间期变化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狭义概念是指依赖房室结作为折返环路一部分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AVNRT和AVRT一般表现为心房率、心室率规则的心动过速,但有部分患者发生R-R间期变化的现象,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甚至被误诊。本文汇总有关R-R间期变化的文献报道,并通过心电图实例,分析部分AVRT和AVNRT发生R-R间期变化的几种机制,以便......

    作者:吴浩;李忠杰 刊期: 2016- 01

  • 吸引子:心律失常诊断新视野

    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具有发作性、间歇性和同一类型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的特性,连续记录的大样本心电数据更容易使其“浮出水面”。记录时间越长,数据量越大,心律失常被发现的概率越高。但因数据量大,更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而借助于数学方法制作的RR序列“吸引子”图形,具有数据量越大,区分心律失常的功能越强的特点,为大样本海量心电数据的分析打开了新的视野。......

    作者:李方洁 刊期: 2016- 01

  •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现代认识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rhythmiainducedcar原diomyopathy,AIC)系指由心律失常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甚至血栓栓塞、心脏性猝死等临床表现的心肌疾病,属于继发性(特异性或获得性)心肌病。自从Gossage等在1913年首次报道了一例男性患者由快心室率心房颤动导致扩张样心肌病以来,AIC一直被关注、研究和认识[1-3]。......

    作者:鲁端 刊期: 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