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不同消融终点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晚期复发率的影响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所有心律失常患者的1/3,我国人群的患病率约为0.77%[1]。随着人口老龄化,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善患者预后作用有限,故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心房颤动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术式及终点已基本达成共识,即环肺静脉电隔离。对伴有典型心房扑动病史或术中发生典型心房扑动的患者,在环肺静脉电隔离基础上行下......
作者:夏云兵;黄卫斌 刊期: 2013- 06
-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周期的长短变化现象3例分析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发生在房室传导系统、房室旁道以及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构成的大折返环路内的环形运动,依据激动在折返环路内运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0%~95%)和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10%)。两者心电图一般表现为心房率、心室率绝对规则的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但在折返环路的某个部位传导速度、不应期发生改变或者折返环路的变化可导致心动过速周期发生改变。本文介绍......
作者:吴浩;谢玮;张蔚璘;刘星;刘小青 刊期: 2013- 06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分析
2006年,Schmidt等首次提出心率减速力(DC)。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在冠心病患者的DC应用,研究发现通过对心肌梗死后患者DC的检测,精准地预测了心脏性猝死的发生[1]。老年单纯性高血压患者(EISH)是心血管病事件的高危群体,对于此类群体DC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旨在观察EISH患者DC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阮炳新;田永群;莫丽琼 刊期: 2013- 06
-
射频导管消融慢径路治疗程控刺激不能诱发且无明显跳跃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无A-H间期跳跃和不能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路消融特点和远期疗效。方法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无旁道参与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分成三组:能诱发AVNRT,有明显跳跃(A组,n=40);不能诱发AVNRT,但有A-H间期>50ms的明显跳跃(B组,n=40);不能诱发AVNRT且没有A-H间期>50ms的明显跳跃(C组,n=20)。比较术后各组电生理数值及消融远期......
作者:李芳;罗玉寅;孙启银;柳元化 刊期: 2013- 06
-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AD患者270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12例,采集患者吸烟史(吸烟年数、每日吸烟支数)、血脂水平(HDL-C、LDL-C、TG、TC),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吸烟指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之间存在正相关(r=0.156,P<0.05);HDL-C与吸烟指数及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
作者:鲁明;高炎;王宁夫;许轶洲;李虹;徐鹏 刊期: 2013- 06
-
调控自噬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调控自噬水平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缺氧2h/复氧4h,建立H/R损伤模型。以3-甲基腺嘌呤(3-MA)为自噬特异抑制剂和雷帕霉素为自噬增强剂,试验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C组)、H/R组、H/R+100mol/L3-MA组(M+H/R组)、H/R+100nmol/L雷帕霉素(R+H/R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透射电镜检测心肌......
作者:单培仁;余灵芳;黄周青;黄伟剑 刊期: 2013- 06
-
经桡动脉单根 Ikari 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PCI的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患者经桡动脉应用单根Ikari指引导管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经桡动脉PCI治疗的患者,其中使用单根Ikari指引导管者56例(Ikari组),使用左右冠状动脉共用造影导管者6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造影时间、造影时间、D2B时间、C2B时间、操作时间、透视时间。结果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均为1......
作者:沈剑耀;王翔;任品芳;张志诚 刊期: 2013- 06
-
血浆Adropin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Adropin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108例AMI患者(AMI组)及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Kilip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AMI患者的心功能,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AMI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血浆Adropin水平。结果AMI组患者血浆Adropin水平(11.46±1.59)ng/ml,较对照组(6.28±0.7......
作者:余健;王琰;俞叶军 刊期: 2013- 06
-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变化。方法3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7),实验组建立两肾一夹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2周时左心导管插管法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左心室组织MMP-2、9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收缩压,平均颈动脉压分别升高24.69%、32.68%(均P<0.01),而左心室质量指......
作者:郑如莲;陈徐亮;李继武;林加锋;叶盛;朱明标 刊期: 2013- 06
-
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肥厚型心肌病高危人群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时域法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作MTWA检测,分析两年的死亡、晕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MTWA95%正常值参考范围<36μV。对照组MTWA>36μV的占10.5%,观察组MTWA>36μV的占55.3%......
作者:叶明;姜庆军;葛世俊;方燕;刘艳芳;俞丹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束支传导阻滞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早期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与血浆脑钠肽变化的临床观察
- 3 思考心电图之77
- 4 我刊关于电子版文稿的要求说明
- 5 DDD起搏器动态心电图特殊表现2例分析
- 6 室性期前收缩揭示一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 7 食管心房调搏对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
- 8 血液透析致阵发性心房颤动伴ST-T缺血性改变1例
- 9 正五聚蛋白-3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 10 常见不同类型肺血管病病理学及从病理资料看临床存在的问题
- 11 TR Band 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在老年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 12 低钾血症伴室性期前收缩酷似倒置T波及高大U波1例
- 13 应激性心肌病
- 14 变异型心绞痛ST-T电交替现象1例
- 15 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早期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 16
- 17 长R-P'间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思路
- 18 电击伤致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 19 伪差所致伪间歇性双束支传导阻滞3例
- 20 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