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心电与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杂志2011年第4期文章
  •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Q-Td)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45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的Q-Td,计算校正的QT离散度(Q-TdC).分析Q-Td、Q-TdC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根据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17).根据Q-TdC水平(分别以60ms、80ms为分界)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Q-Td、Q......

    作者:杨炜;郑新权 刊期: 2011- 04

  • 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心房颤动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7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6),观察两组复律后hs-CRP的变化情况及对心房颤动复发率的影响.结果在入院后2周时观察组血浆hs-CRP浓度[(10.8±3.2)mg/L]低于对照组[(12.6±3.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冯海明;江隆福;李恒栋;王虹 刊期: 2011- 04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时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采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指标,检测PTSD老年患者(A组,n=32)的HRV参数并与同年龄创伤后未发生PTSD者(B组,n=30)以及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对照组,n=8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SDNN、SDANN、SDNNIndex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夜间HRV各项参数与白......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11- 04

  • 房室旁束心电图定位的规则系统

    目的研究房室旁束心电图定位的新规则系统.方法将全心分为10个区域,每区样本26~64例,累积射频导管消融成功的单支房室旁束358例.采用δ波初始20ms极性、QRS形态、R/S比值和QRS终末波极性等作为该规则系统的定位指标.结果本规则系统对单支房室旁束定位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97.3%,定位正确率96.6%.结论90%以上的房室旁束可通过本规则系统从6道同步体表心电图作出正确定位.提高定......

    作者:任在镐;王建安;陈君柱;陈鹏;许春萱;胡大一 刊期: 2011- 04

  • 信息动态

    ......

    作者: 刊期: 2011- 04

  • 特发性左心室室壁瘤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1例

    前面9期我们已经连续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心外膜、心大静脉(GCV)远端及左右希氏束旁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治疗.近来我院收治1例罕见的特发性左心室室壁瘤合并持续复杂性室性心动过速并消融成功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加锋;陈小锋;黄晓芳;季亢挺;李嘉;李岳春;殷日鹏 刊期: 2011- 04

  • 双束支主干传导阻滞

    双束支主干传导阻滞是心律失常分析的难点,现结合查房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共同学习讨论如下.李医师(研究生):今天查房的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发作晕厥10年,加重1个月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数年.10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晕厥,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此后反复晕厥5次(均与活动有关).曾在北京某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高度双束支传导阻滞.近1个月晕厥发作频繁,来我院诊治.体检:T3......

    作者:王云飞;刘仁光;李北方 刊期: 2011- 04

  •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分析与鉴别(4)

    例4患者女性,37岁.反复发作性心悸2年余,发作诱因不确切,呈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终止.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作者:王慧;李忠杰 刊期: 2011- 04

  • 从2008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看心力衰竭诊疗变迁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高,一直以来都是心血管内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继ESC2005年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公布以来,陆续有很多心力衰竭相关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问世,B型尿钠肽(BNP)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逐渐得到证实,循证医学证据也更加坚实,直接推动了2008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的制定.......

    作者:黄进宇 刊期: 2011- 04

  • P波增宽与心房颤动

    一、定义P波代表左右心房包括房间隔除极产生的电活动,正常P波时间<100ms,左心房肥大和心房内传导障碍等病因可引起P波时间≥110ms,称为P波增宽.二、产生机制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先引起右心房上部除极,随后激动向右心房中下部及左心房迅速扩展,后在左心房结束.将心房除极向量的顶端用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一个立体的P环.......

    作者:卢喜烈;郜玲 刊期: 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