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心电与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心电与循环杂志2011年第3期文章
  • 经CT定位不同部位间隔起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间隔部位起搏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方法观察31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间隔起搏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使用64排双源CT精确定位起搏导线在间隔部的具体位置,比较不同位置间隔起搏的心电图参数变化.结果①仅根据X线植入的起搏导线,起搏导线误置于前壁的占12.9%.②前壁起搏的QRS间期(148±19)ms,宽于高位间隔起搏QRS间期(118±24)ms(P<0.05).③中位间隔起搏QRS波群移行6.0......

    作者:刘元伟;金红峰;陈建明;王志军;孙国建;何浪;沈法荣 刊期: 2011- 03

  • 长QT综合征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时初始节律的研究

    目的比较先天性与获得性长QT综合征(LQTS)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时的初始节律.方法分析6例先天性LQTS、8例获得性LQTS的Q-TC间期、校正的Tp-e间期(Tp-eC)及TdP发生阵数、初始节律.结果6例先天性LQTS中,Q-TC间期(565.2±45.1)ms,Tp-eC(145.1±29.1)ms,共计Tdp14阵,平均2.3阵/例,TdP发作前可见窦性节律加快、频发室性......

    作者:孙华群;郑新权;黄小芳;李忠杰 刊期: 2011- 03

  • 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新型院外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一种自主研发的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新型院外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对心律失常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通过测定心电信号传输的延时评估系统的实时性;通过与动态心电图对比评估远程监测对心律失常检测的敏感性.结果远程监测时心电数据传输的短延时为9s,长延时为17s,平均延时为(13.4±4.5)s.在100例受试者中,远程监测和动态心电图分别检测到偶发房性期前收缩62例、57例,频发房性期前......

    作者:黄伟;袁洪;刘梅林;张跃;黄志军;冯雪茹;栾晓林 刊期: 2011- 03

  • 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与运动中ST段压低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与运动中ST段压低的心电图表现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可疑冠心病患者并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呈阳性者211例,将其分成运动中ST段压低组(A组,n=178),恢复期ST段压低组(B组,n=33),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临床资料(除高尿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预测值相近(71.3%vs72.......

    作者:夏丽萍;陈建明 刊期: 2011- 03

  • P波大时间和P波离散度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P波大时间(Pmax)与P波离散度(Pd)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记录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观察组,n=96)和高血压不伴阵发性心房颤动(对照组,n=94)患者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Pmax、P波小时间(Pmin)及Pd、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Pmax及Pd明显大于对照组(118.94±11.57vs97.53±9.59,51......

    作者:陈建琴 刊期: 2011- 03

  • 超重和肥胖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780例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超重组(n=380)、肥胖组(n=160)和正常体重组(n=240),分别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重组、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的运动平板的阳性率(分别为73.68%、81.25%、32.2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组与肥胖组的运动平板......

    作者:李琦;王世杰;张锦;汪涛;崔丽君 刊期: 2011- 03

  • Diagnosis of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Proposed Modification of the Task Force Criteria

    Theoriginal1994InternationalTaskForcecriteriafortheclinicaldiagnosisof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cardiomyopathy/dysplasia(ARVC/D)werebasedonstructural,histological,ECG,arrhythmic,andfamilialfeature......

    作者:童鸿 刊期: 2011- 03

  • 室性期前收缩的体表心电图定位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希氏束旁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前面8期我们已经连续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心外膜及心大静脉(GCV)远端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治疗.近年来我们经左、右心室希氏束旁标测与消融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例.......

    作者:林加锋;李嘉;李岳春;季亢挺;殷日鹏 刊期: 2011- 03

  • 心脏自主神经消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脏迷走神经张力病理性增高,可导致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此类患者多有心悸、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猝死,过去常需采用起搏器治疗.近年来有报道采用心脏去神经消融的方法治疗上述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宫鑫成;蒋晨阳 刊期: 2011- 03

  • 钠离子通道SCN5A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钠离子通道在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脏钠离子通道SCN5A基因突变可致多种心脏疾病,其中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就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大类疾病,如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婴儿猝死综合征等,本综述主要报道SCN5A基因与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类疾病.......

    作者:龚红霞;白亚娜;胡晓斌;程宁 刊期: 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