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39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77/R
邮发代号: 32-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心电与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933
- 国内刊号:33-137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高危冠心病体表心电图研究进展
随着血管重建技术的改进和我国介入性诊治的推广使用,严重冠心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从体表心电图等床边检查手段初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缺血范围,从而发现高危病人并不失时机地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与猝死.......
作者:黄元铸 刊期: 2002- 02
-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研究进展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系指在任何心电图记录导联显示室性心动过速伴连续变化的QRS波群,节律不规则,频率100~250次/min[1].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室性心动过速持续30s以上;或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虽未达到30s,但患者已出现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表现者.......
作者:吴立群;戚文航 刊期: 2002- 02
-
单相动作电位记录与触发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心律失常的理论研究是当今心脏病学领域中重要和活跃的课题之一.早在1941年,Segers[1]记录蛙心室肌正常区与高血钾引起非激动区之间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已表明早期后除极(EAD)和延迟后除极(DAD)的存在.......
作者:周金台 刊期: 2002- 02
-
心电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研究的深入和诊疗技术的发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引起广泛关注.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和预后判断中,心电图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杰 刊期: 2002- 02
-
重视和加强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属临床常见且目前仍难以防治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为从根本上治愈心房颤动,自1894年(Engelmann)以来,学者们就其发生机制进行了一系列长达1个世纪的不懈探索.......
作者:黄从新 刊期: 2002- 02
-
2相折返及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有自律性增高(automaticstrengthen)、触发活动(triggeredactivity)及折返激动(reentry),其中90%以上为折返激动所致.折返激动既往均指0相去极化电流所致.本文介绍复极2相折返及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吴祥;陈珊;蔡思宇 刊期: 2002- 02
-
医源性心律失常
医源性心律失常(iatricalarrhythmia)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语言不当、诊治失误、药物毒副反应、手术创伤和诊治操作并发症等引起的心律失常.都本洁报道在住院及门诊的就医患者中,有1/3甚至1/2发生医源性疾病,而医源性心律失常是医源性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作者:鲁端 刊期: 2002- 02
-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
20世纪的上半叶,临床心脏电生理学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如缓慢传导、隐匿性传导、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形成的部位、异常激动的形成和折返等.......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2- 02
-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widecomplextachycardia)是指QRS时间≥0.12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可分为单形、多形和双向性,临床以单形为常见,为一临床常见急症.......
作者:刘仁光;陈亮 刊期: 2002- 02
-
T波形成的心肌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Einthoven将心电图应用于临床以来,迄今已一百年,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是,心电图正常和异常波形的形成原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作者:徐有秋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右旋心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 2 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离体大鼠心室易损性的影响
- 3 电击伤出现 Brugada 波1例
- 4 期前收缩的QRS波群正常化13例分析
- 5 心房下部心律伴室性并行收缩灶周围隐匿性折返1例
- 6 逸搏-夺获二联律P-R间期长短交替1例
- 7 心肌顿抑致一过性Q性1例
- 8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V3》SV2、RV6》RV5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 9 心肌病与心律失常的因果辨析
- 10 血液超滤在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 11 假性感知功能低下所引发的竞争性起搏现象6例分析
- 12 ACC/AHA/HRS 发布新版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指南
- 13 肺静脉外触发灶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中的价值
- 14 三分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韦金斯基现象1例
- 1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16 应激性心肌病
- 17 常规心电图指标可预测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 18 心电图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3例
- 19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尿酸、C反应蛋白和BNP变化的临床意义
- 20 心电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