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与循环杂志

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抗病毒疗法让脑瘤生存率翻倍

时间:2025-08-11 10:44:19

在近期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中,抗病毒疗法与胶质母细胞瘤创新治疗方案的临床成果尤为引人注目。其中,一项研究显示,抗病毒疗法使病变发生率降低94%,这一数据堪比将高风险人群的疾病威胁从“暴雨倾盆”降至“零星雨点”。与此同时,多款针对胶质母细胞瘤——这一被称为“最致命脑肿瘤”的疾病——的创新疗法也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潜力。

抗病毒疗法的颠覆性表现

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高达90%-100%,而抗病毒药物缬更昔洛韦的加入,将这一“潜伏敌人”转化为治疗突破口。一项涵盖102名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标准放化疗基础上联合缬更昔洛韦,患者中位生存期从13.3个月延长至24.1个月,2年生存率更是从17.3%跃升至49.8%。更值得注意的是,该疗法对不同手术切除程度和基因背景的患者均有效,且未增加毒性,犹如为抗癌战场提供了一把“无副作用的安全锁”。

溶瘤病毒:从单兵作战到联合突围

溶瘤病毒疗法通过“伪装入侵者”的策略,选择性感染并裂解肿瘤细胞,同时激活免疫系统。在小鼠实验中,单纯溶瘤病毒治疗的治愈率为13.3%,而联合放疗后飙升至66.7%。人类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瘤内注射溶瘤病毒联合PD-1抗体静脉给药,可安全提升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获益。这种“病毒+免疫”的双重打击模式,仿佛为冷肿瘤微环境注入了一剂“免疫沸腾剂”。

破解耐药难题:BRD9抑制剂的横空出世

尽管溶瘤病毒前景广阔,但部分患者无应答的问题仍是“拦路虎”。最新研究发现,胶质母细胞瘤对溶瘤病毒的耐药性与BRD9蛋白密切相关。通过基因编辑或药物抑制BRD9,溶瘤病毒的复制效率和抗肿瘤效果显著增强,犹如拆除了肿瘤的“抗病毒防御工事”。这一发现为联合疗法提供了新靶点,相关抑制剂IBRD9已在动物模型中展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跨越血脑屏障的技术革命

传统化疗药物常因血脑屏障的“铜墙铁壁”而折戟。当前研究正探索对流增强输送(CED)、聚焦超声等新技术,以“定向爆破”方式将药物递送至肿瘤区域。例如,通过纳米载体包裹的缬更昔洛韦或溶瘤病毒,可像“特洛伊木马”般突破屏障,直达病灶。

未来展望: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加速跑

随着BRD9抑制剂等新靶点的发现,以及给药技术的迭代,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正步入“精准组合时代”。抗病毒疗法与免疫治疗、放疗的协同效应,或将改写这一“绝症”的治疗标准。正如研究者所言:“我们不再满足于延长几个月生存期,而是追求功能性治愈的可能。” 对于患者而言,这些进展意味着黑暗中的曙光正逐渐扩大为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