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与循环杂志

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千万别用水冲服这些药!

时间:2025-04-17 15:45:02

在现代医疗中,药物的种类繁多,服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颗粒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因其携带方便、溶解快等特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然而,你知道吗?有些颗粒剂类药物并不适合用水冲服,否则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带来健康风险。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这一知识点,帮助你更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颗粒剂。颗粒剂是一种将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通常通过口服的方式进入人体。由于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易于控制剂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并不是所有的颗粒剂都适合用水冲服。这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特点。以下是一些不宜用水冲服的颗粒剂类型及其原因:

  1. 缓释或控释颗粒剂:这类颗粒剂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延缓药物的释放,以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从而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如果用水冲服,可能会导致药物迅速溶解,破坏其缓释或控释功能,使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肠溶颗粒剂:肠溶颗粒剂是指药物被包裹在特定的肠溶材料中,使其在胃液中不溶解,而在肠道特定部位(如小肠)才释放药物。这类药物如果用水冲服,可能会在胃部提前溶解,导致药物失效或刺激胃黏膜。

  3. 口腔崩解颗粒剂:这类颗粒剂在接触唾液后能够迅速崩解,无需咀嚼或水送服即可吞咽。用水冲服可能会改变药物的崩解速度和程度,影响其吸收效果。

  4. 某些特殊药物成分的颗粒剂:部分药物成分可能具有特殊的性质,如易氧化、易分解等,用水冲服可能会加速其变质过程,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如何正确服用这些颗粒剂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遵循医嘱或说明书: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医生开具的处方或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性质、用法和用量等信息。

  2. 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对于不宜用水冲服的颗粒剂,可以选择干吞或按照说明书指示的其他方式服用。如果实在难以接受干吞,可以咨询医生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

  3. 注意服药时间和饮食禁忌:有些颗粒剂需要空腹服用以提高吸收效果;而有些则需要餐后服用以减少胃部不适。同时,还需注意避免与某些食物或饮料同时摄入,以免影响药效。

  4. 储存条件要适宜:颗粒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明火和热源,以防药物变质。

虽然颗粒剂是一种方便的药物剂型,但在使用时仍需谨慎。了解药物的性质和正确的服用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希望本文能给你带来实用的指导和帮助。在未来的用药过程中,请务必保持警惕和细心,确保自己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