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鼻硬结病
时间:2024-12-09 15:07:46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多从鼻部起病,逐渐向咽、喉和气管蔓延,故称呼吸道硬结病。少数可原发于下呼吸道。
病因
鼻硬结杆菌(Frisch杆菌)传染所致。这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带荚膜的短小杆菌。传染方式及途径尚未确定,但多有与患者长期接触史。也可能与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常有地区性,我国胶东地区多见。
临床表现
鼻硬结病起病缓慢,发展过程和侵犯部位变化不一。可将病程分为三期,各期有不同的病理特片和临床表现,但有时可同时存在,或以过渡形式出现。
第一期(卡他期):亦称硬结病鼻炎期。鼻粘膜萎缩,下鼻甲变小,鼻腔宽敞,脓性分泌物可形成灰绿色结痂,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但无奇臭。病变一般在鼻腔前部,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活检、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
第二期(肉芽肿期):或称硬期。临床所见者多为该期。其特征为肉芽肿块呈结节增生,呈突起状或斑块状,质硬,表面有血管扩张。病变常致鼻腔阻塞和外鼻畸形。结节常见于鼻前庭、鼻中隔小柱、上唇、鼻翼以至鼻尖,多为对称性。
第三期(瘢痕期):由于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和组织挛缩,产生多种畸形,如前鼻孔狭窄、闭锁、鼻翼内移、悬壅垂消失、鼻咽狭窄或闭锁、喉狭窄等。
诊断鼻硬结病的早期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鼻结核、鼻梅毒瘤、咽梅毒病变和恶性肿瘤等。诊断主要结合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以及临床所见的三期病变常同时存在和地区性等特点。可疑例需反复取材病检。
治疗链霉素对鼻硬结杆菌有显著的制菌效果,每日1g,肌肉注射,总量需60~120g。此外卡那霉素、四环素等也有一定疗效。
其他治疗如放射疗法对早期病变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