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心电与循环》为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心电学、心脑血管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其前身《心电学杂志》为创刊于1982年的我国第一本心电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心电与循环》目前为双月刊,单月20 日出版。杂志面向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工作者,报道心电图、心电起搏和电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抗栓治疗,心脑血管影像学,介入心脏病学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药理学、循证医学研究等。本刊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栏目。欢迎广大心电学、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科室工作者投稿。
2024职称三步走,助你中级、副高级职称一次过
时间:2024-06-03 09:57:59
对于许多职场人士来说,评职称可谓是职业生涯中的一大挑战。最让人担忧的莫过于评审不通过,不仅耽误时间,还可能影响职业发展。更有甚者,某些地区规定若评审不通过,则不能连续申报,除非满足一系列苛刻条件。那么,如何确保一次通过职称评审呢?
一、申报前的准备:明确自身条件,精准定位
在申报职称之前,务必确认自己是否符合申报条件。这包括学历、工作年限以及社保缴纳情况等基本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评职称都需要查看社保缴纳记录,一般来说,社保在哪里缴纳,职称就在哪里评审。此外,申报的专业必须与当前从事的工作相吻合,这是评审通过的关键。
二、材料准备:论文查重,严谨至上
材料准备是职称评审中的关键环节。以南京为例,职称论文必须通过知网查重,且重复率不得超过30%。这一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在提交论文之前,务必进行自查,确保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一旦论文查重率超标,将直接导致评审失败。
三、材料报送:细节决定成败
材料报送环节同样不容忽视。尽管现在南京职称评审已经推行“电子化”,但除了初定职称外,仍需提交纸质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报名表、单位证明、业绩材料以及论文材料等。在打印、装订和材料排序方面,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此外,不同单位性质、评审专业以及职称等级,材料报送的地点也有所不同。一旦送错地方,评审自然无法通过。
综上所述,对于想要一次通过中级、副高级职称评审的朋友来说,只要按照要求认真准备材料,确保业绩和论文的质量,同时注重每一个细节,成功通过评审并非难事。记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